“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众议院的职权 |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
C.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 D.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
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 B.元末明初 |
C.明末清初 | D.鸦片战争时期 |
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GDP427美元。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宋代时中国()
A.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
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 |
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
学者黄正建著有《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一书,下列表述出自该书的是()
A.“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布料” |
B.“主食用谷物仍以粟、麦、稻为主” |
C.“城市官民杂处、商民混居,违章建筑侵占街道的现象严重” |
D.“在交通要冲,形成了一大批工商市镇” |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