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华约组织建立 B.朝鲜战争
C.柏林墙修筑 D.古巴导弹危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下列关于表格的解读正确的是()


40年代末
50年代末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末
亚洲
15
23
29
36
37
非洲
4
10
42
50
51
拉美
20
20
24
29
33


A.第三世界力量在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
B.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居主导地位
C.亚非拉国家摆脱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控制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逐年增加

阅读下列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及建交时间表(1955-1962年),这一表格反映的史实是()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1957年
斯里兰卡
1961年
刚果(金)、老挝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62年
乌干达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B.“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普遍支持
C.亚非会议开启中外关系的新局面 D.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文中宣称: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支撑这一观点的典型事例是()

A.实行“一边倒”的方针 B.出席日内瓦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这一历史事件从国际角度体现了()

A.维护新中国利益,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B.“一边倒”,反击美国在亚洲的“包围圈”
C.遏制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D.为完全解决朝鲜问题奠定了条件

原北京市市长彭真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批判和打击,他在1979年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持七部法律的起草工作。这一现象表明,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的深刻教训是()

A.必须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 B.要坚决打破个人崇拜
C.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要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