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国学者彼得·马什在《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从1780年到20世纪末,人类共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前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仅局限于发达经济体,而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民主化时代。”此材料反映的信息是
A.工业生产呈现分散化特点 | 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
C.工业生产呈现均衡性特点 | D.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
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选择有利时机。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用人必须审慎。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诉诸国民公断。”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
A.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 | B.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 |
C.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 | D.国家权力重心在参众两院 |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兼爱和自我节制 | D.人治和法治 |
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长,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开始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强化专制集权统治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