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有关“历史人物排名榜”活动时,就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古代几个帝王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讨论:
(1)小张认为秦始皇南征越族,不仅给越族人民带来痛苦,也给秦朝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应该予以完全否定,你同意小张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小李对唐太宗很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小论文。他拟定了其中的一个小标题——特别重视吸取历史教训的皇帝。沿着这一思路(句式),请你帮助他再列三个小标题,并分别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3)小王纵观历史发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请问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了哪些措施?而康熙帝在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遇到了新问题。这个新问题指什么?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
材料三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备)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
(1)据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3)据材料三,写出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职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公里,通称“柏林墙”。
1961年8月24日:发生第一次枪击逃亡者事件,截至1989年,共有61人被边防哨兵枪杀。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万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989年9月11日:成千上万的东德人借道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再次向西德逃亡,史称“公民大逃亡”。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角度简要分析柏林墙建立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
(2)你如何评价“柏林墙倒塌”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今则西戎以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烦,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材料三 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如果范仲淹改革,“先国家之常行,后庸人之重害”“势必民渐”,也许能够成功。
《宋史·范仲淹传》认为:“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模扩大。论者以为不可行。”所以导致新政失败。
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互相推崇,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他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指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三观点及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七条国际贸易航线

航线
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
广州一澳门一(印度)果阿一(葡萄牙)里斯本航线
生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
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
广州一澳门一(日本)长崎航线
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
主要是银子。自1585一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万两。
广州一澳门一(菲律宾)马尼拉一拉丁美洲航线
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
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
广州一澳门一(美国)纽约航线
丝绸、茶叶和瓷器等。
花旗参、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
广州一澳门—俄罗斯航线
茶叶、生丝等。
毛皮货
广州一澳门一大洋洲航线
生丝和茶叶。

——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二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一1900)

——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1750—1900年间英、美、中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份额变化的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2010年9月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被日本巡逻船撞击,船长被绑架,进而被日方拘留。整个事件发生在钓鱼岛海域,随着事件的发生,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化。
材料一:中方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针对钓鱼岛事件发表申明: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的行为已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应,希望日方正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避免事态恶化升级。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与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日双方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是客观事实,我们主张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妥善解决问题。
材料二:日本加紧对钓鱼岛的占有的原因:
①钓鱼岛周边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价值很高。按国际法,拥有某岛屿,就自动获有该岛屿周边200海里的海疆领土,日本若占据钓鱼岛,那么日本国的疆土面积增加不少。②钓鱼岛周边海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底下有“第二个中东”的蕴藏量。③日本队对钓鱼岛的一旦占有,中国进入太平洋的门户几乎被关闭。日本的防御纵深向西(即向中国领海)扩展300公里,那么中国的蓝水海军将从此处于东面被战略包围的劣势。想再轻易进去西太平洋就永远会是一个梦想了。
材料三: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日本有媒体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国内一系列游行活动,可能会影响日本在华企业的销售业绩,各大日企近日也纷纷表示不安和担心。日本共同社10月18日报道称,近日在中国各地爆发了反日示威游行,不仅日系汽车成为了攻击目标,索尼和松下等日本电器制造商的专卖店也遭到袭击。在华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日企对此感到不安。报道称,中国某市本田汽车销售店的负责人17日表示,接连有客户打来电话说自己的车被掀翻或遭到破坏,希望修理,店方为此疲于应付。有消息称游行者还损坏了丰田和日产的乘用车。厂家担心消费者为避免私家车成为袭击目标而疏远日系汽车。
----------------以上信息来自雅虎资讯、强国网、西祠胡同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什么?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何在?
(2)请用史实证明根据材料一中姜瑜的申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3)结合上述材料,我们该如何理性对待钓鱼岛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