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颁布《剃发令》,许多汉人誓死不从;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却有很多汉人拒绝剪辫。这表明
| A.剃发与剪辫是个人自由 | B.社会习俗具有稳定性凝固性 |
| C.国人反对排斥辛亥革命 | D.二者都属于革除陋习的政策 |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 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
|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B.创办北洋海军 |
|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 D.创办开平煤矿 |
下表是中国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出口情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中国的商品受世界欢迎 |
| C.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步 | D.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 |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主要说明
|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
|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 D.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