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4月6日哈里·杜鲁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7年)
材料二 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l963年1月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1964年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翌年3月,一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这几年,戴高乐将军当政,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方面采取了勇敢的步骤。有些大国可能不高兴。我们觉得,一个国家应该如此,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因为一个国家的事务只能由这个国家自己解决。
——《关于中法建交问题(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世界的基础,并归纳美国领导世界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戴高乐总统的措施与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相同之处?
汉初,汉高祖“命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文帝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到清朝时,雍正帝继续主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汉、清两朝统治者做出上述结论的本质目的是什么?结合汉、清两个时期推行这种政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以下是雍正帝关于垦荒的两道上谕:
材料1 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以至督抚俱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荒弃,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
——《世宗宪皇帝圣训》卷25
材料2 1735年,雍正帝下令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未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开科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升科钱粮飞洒于见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皇清文献通考》卷4
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到雍正时清初的垦荒中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反映清初垦荒中存在哪一弊端?出现这种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评价雍正帝的垦荒措施。
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两宋与明清时期农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由此而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并分析两宋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富强。
分析在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