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全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拾穗者》 B.《人间喜剧》、《悲惨世界》
C.《自由引导人民》、《马拉之死》 D.《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欧美工业文明与亚洲农业文明的碰撞,最初的最直接的反映是

A.血腥的殖民侵略引发了亚洲革命风暴
B.亚洲国家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先进的生产方式为亚洲各国所接受
D.亚洲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9世纪早期就有一位学者对当时俄国社会发出预言说:“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止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有用的一课。”俄国是如何接受这“一课”教训的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建立地跨欧亚大帝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