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中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
——王栻《严复集》第1册
材料三   欲为立宪之国,必先有立宪之君,又必有立宪之民而后可。立宪之君者,知其身为天下之公仆,眼光心机,动及千年,而不计一姓一人之私刑。
——王栻《严复集》第2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是针对理学的什么观点提出来的?它主要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
(2)材料二中的“唯天生民,各具赋畀”是指什么思想?如何理解“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这句话?
(3)依据材料一、二,对比黄宗羲与严复在思想来源和人的诉求两方面的不同点。
(4)对比材料一、三,黄宗羲与严复在如何看待君主制度的问题上有何异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提起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的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的感觉。”
——黑格尔
材料二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蛹化”过程,地理环境总是一个文明得以生长的先决条件,特有的地理条件催生了古希腊“特有的政治文明”,使古希腊在上古时期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亮丽的光彩 ”,进而撒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
——《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探源》
材料三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
——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简要谈谈你对黑格尔这句话的理解
(2)材料二说明古希腊文明形成的什么重要因素?“特有政治文明”指什么材料二中“亮丽的光彩”指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基本原则?与材料三宪法确立的政体相比,雅典民主制有哪些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二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2)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辛亥革命百年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有关辛亥革命后的图片资料

图一:清帝退位诏书图二:剪发辫

图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图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五:民国初年岭南大学男女同校
(1)图片证史请根据提问解读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
图一:退位诏书的清帝是哪一位?
图二:剪发辫与哪一政策有关?
图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影响?
图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图五:民国初年岭南大学男女同校说明社会的什么进步?
材料二:不同的人对这场革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历史学家胡绳对此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200字以上)

国际格局的演变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20世纪的国际格局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
推论
判断
①1882年三国同盟形成,1907年三国协约形成
英德矛盾是两大军事集团最主要矛盾

②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是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所造成

③《凡尔赛和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④英国的世界霸权在一战后遭到美国挑战
欧洲列强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

⑤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强不息:(10分)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回答问题:
(1)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分)
(2)用史实说明实现“自强”的途径。(4分)
(3)蒋廷黻对这场自强运动持怎样的态度?
(4) 谈谈你对这场自强运动的看法。(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