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古之人君)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中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
——王栻《严复集》第1册
材料三   欲为立宪之国,必先有立宪之君,又必有立宪之民而后可。立宪之君者,知其身为天下之公仆,眼光心机,动及千年,而不计一姓一人之私刑。
——王栻《严复集》第2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是针对理学的什么观点提出来的?它主要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
(2)材料二中的“唯天生民,各具赋畀”是指什么思想?如何理解“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这句话?
(3)依据材料一、二,对比黄宗羲与严复在思想来源和人的诉求两方面的不同点。
(4)对比材料一、三,黄宗羲与严复在如何看待君主制度的问题上有何异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水利出现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发展高潮。这一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大致可分为灌溉、运河、堤防这三类。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始于春秋末,到战国最为兴盛。下图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图。

材料二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开发前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多数居民没有电用,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1933年5月美国国会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募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包括7个州的广大地区受益,平均收入在工程发挥效益手增长4倍,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所耗的电力也是靠田纳西工程提供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主要是靠苏联的水利专家和技术,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我国水利技术人员“丢掉洋拐棍”,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长起来。60年来,水利科技进步一直是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水利兴建中,投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逐渐转变为财政拨款、国债、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社会融资、外资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格局。
——引自新华网
(1)根据图例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的水利工程名称,试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两处工程的兴修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末期至战国,我国大规模水利工程得以修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什么本质问题?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水“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这一观点的理解。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驱除鞑虏”,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最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材料三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与1949年革命”分别丰富了民族主义观念的哪些内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关于二战的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时期英国的一幅漫画:《三头怪兽》

(1)漫画体现了哪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斯大林对希特勒扑面而来的拥抱欣然接受,但希特勒在拥抱的同时却是笑里藏刀,他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三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

(3)试述这一现象的影响。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2)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材料二 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即三民主义之民权);……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3)材料二中为维护民主、反对专制,做了哪些主要规定?就其实践效果举例说明。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二(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变法记》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3)对材料三所示的现象你如何看待?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