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这里的“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是指
A.自由与平等 | B.法制与科学 | C.民主与自由 | D.民主与科学 |
某生分析该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
非农业税(万贯) |
农业税:非农业税 |
|
至道末年(997年) |
2408.1 |
1567.3 |
60:40 |
天禧末年(1021年) |
2641.2 |
3874.0 |
40:60 |
熙宁十年(1077年) |
2021.3 |
5117.2 |
28:72 |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③④C..①④D.②③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这一材料反映了 ()
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③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一些劳动产品
④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A.商业管理 | B.军事管理 | C.行政管理 | D.文化典籍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