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
| 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 |
| 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 |
| C.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 |
| D.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 |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地域决定政治 |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
|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
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这表明了他的法律思想中的
| A.人人平等思想 | B.公正至上的思想 |
| C.自然法的思想 | D.理性至上的思想 |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
|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
行政建制——“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
| B.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 |
|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
|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