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 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 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
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发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他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于丈夫;现在,他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 |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
有史家认为:“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其中汉武帝加装的“软件”,主要是( )
A.分封制 | B.内朝制 | C.外朝制 | D.中书门下 |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