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杂剧《窦娥冤》描述一位叫窦娥受害含冤而死,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实现。这种描写
①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②折射了劳动人民的正义呼声
③反映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 ④表现了封建法制的阶级属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宪章运动 |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
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
A.反封建性 | B.民主性 |
C.普选制 | D.法制化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美国《1787年宪法》 |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 B.争取民族独立 |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D.建立民主制度 |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该史料反映此时( )
A.蒋介石尚未叛变革命 |
B.国民党处于国民大革命的领导地位 |
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 |
D.在特定时期,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