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同学准备制作主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网页,收集了下列材料,其中可以入选网页的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B.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
| C.周恩来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 D.四川组团到台湾参加活动 |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实质是()
| A.为了实现世界持久的和平 | B.为了实现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
| C.为了建立公正平等的世界秩序 | D.为了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3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的历史结论是()
|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D.要不断的改变经济政策 |
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 | 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
| C.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工业总产值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
|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相适应 |
| C.新经济政策已经被取消,农村实行集体农庄经济 |
| D.经济建设中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
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 A.以农业集体化为前提 | B.输入机器和设备为主 |
|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