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 》记载“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分封制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 B.分封制强化了专制王权 |
| 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 D.诸侯国实行了小农经济 |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A.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 B.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
|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D.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
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
|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
| C.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向自主 |
|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
有学者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对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与此说法相反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改变政令” |
| C.“有形的物质”建设起步于甲午战后 |
| D.“变革人心”在戊戌变法期间得以完成 |
下列企业都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汉阳铁厂 | B.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
| C.发昌机器厂大生纱厂 | D.贻来牟机器磨坊江南制造总局 |
我国太湖流域18、19世纪曾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 花作紫色,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布经久耐用,出口到欧洲,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 A.我国自然经济已开始逐渐瓦解 | B.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
| C.出口的中国棉纺织品质优价廉 | D.“紫花布”受英国上流社会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