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苏轼作诗善于借鉴和吸收民歌和神话,故雄奇豪放、瑰玮绚灿
B.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社会人生
C.苏轼以行书名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D.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句反映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为社会主义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历史上,英国的法令曾经规定,对于没有职业的流浪人,第一次被捕要受鞭打,第二次被捕要割去一只耳朵,第三次被捕要判处死刑。从 1509年到1547年,被处死的流浪人有72000人。这一法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把大量自耕农束缚在土地上 B.迫使失地农民变为雇佣劳动力
C.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武装起义 D.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往海外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了
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  ④西欧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71年12月23日,岩仓使节团从横滨出发,进行了历时1年零10个月的欧美之行。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对使节团出使欧美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识到大力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B.有利于日本政府推进植产兴业
C.有利于推翻幕府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D.促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基本的运动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阵地战的方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