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1 mol/L |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
D.当NaOH溶液加入20 mL时, c(CH3COO-) + c(CH3COOH)="c" (Na+) = 0.05mol/L(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N2O4(g)2NO2(g) ΔH=+57kJ/mol,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
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 |
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 |
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
已知常温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向10 mL浓度为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
B.![]() |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c(CH3COO-) |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I2(g)+H2(g)2HI(g) ΔH 1=" -9.48" kJ/mol
②I2(s)+H2(g)2HI(g) ΔH 2=" +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
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 |
D.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