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B.苯在50℃~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
C.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醇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乙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
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D.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因而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没有燃烧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Fe(OH)3胶体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不可以透过滤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和铁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
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熔化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