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H2SO4 | B.NaOH | C.BaCl2 | D.KSCN |
【原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A |
对某固体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
火焰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仅为含钠化合物 |
B |
向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
D |
向0.1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
浅红色加深,说明Na2CO3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
【改编】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
B |
向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淀粉与稀H2SO4共热,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表明淀粉水解产物无还原性 |
D |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
【原创】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8.5 gNaCl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
B.粗铜精炼时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Cu原子数一定为0.5 NA |
C.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D.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C—H键数为2NA |
【原创】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 CO2 + H2O=CO32-+ 2C6H5OH |
B.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S2O32-+2H+=SO2↑+S↓+H2O |
C.Fe(OH)2中加入稀HNO3:Fe(OH)2+2H+=Fe2++2H2O |
D.NaOH与氢氟酸反应: OH-+H+=H2O |
【改编】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
A.冰水共存物、空气、氨水、二氧化硫 |
B.胆矾、水玻璃、硫酸钠、干冰 |
C.生铁、福尔马林、浓硫酸、碳酸钙 |
D.碱石灰、漂白粉、氧化钠、硫酸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