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乳蛋白质层的颜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C、c和Pr、 pr两对基因共同作用决定,C、c控制玉米基本色泽有无,c基因为显性;Pr、pr分别控制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紫色和红色),当C基因色泽基因存在时,Pr和pr基因的作用都可表现,分别使玉米胚乳蛋白质层出现紫色和红色,当只有c基因存在时,不允许其它色泽基因起作用,蛋白质层呈现白色。
(1)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___________关系。
(2)现有红色蛋白质层植株与白色蛋白质层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紫色蛋白质层个体,则___________ 为显性,若亲代都为纯合子,则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2)小题中的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4)若(3)小题F2中的红色蛋白质层个体自由交配,则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5)若白色蛋白质层杂合子自交,则后代中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有种,试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葡萄酒变质的根源是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请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等一些问题。
(1)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是:。
(2)微生物的培养基配制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在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氧气的要求。
(3)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方法进行灭菌。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4)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5)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和。
(6)微生物的计数: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1)探究尿液中含不含葡萄糖;
(2)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葡萄糖、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实验原理是。
②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③写出实验(2)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a.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 mL,用离心机离心(红细胞沉淀在底部),获得上清液。
b.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
c.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
d.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2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
e.将试管。实验过程中随时观察实验现象。
f.结果:
1号试管内,2号试管内。
④写出实验(1)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
a.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
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
(1)该图中,①为,③为⑨为_
(2)该化合物称为,生成此化合物的反应叫
(3)如果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形成过程中脱去个水分子,该化合物分子量为。
(4)图中表示R基的序号是。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等元素。
(2)B的名称叫,1分子的B是由五碳糖、
含氮碱基、磷酸组成的。
(3)C的名称叫。
(4)D的中文名称叫,简写为,E的中文名称叫,
简写为。它们可被染料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分布,物质D被( ) 染成( )色,物质E被( )染成( )色。
A.甲基绿 | B.吡罗红 | C.红 | D.绿 |
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移到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2)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放大倍数)。
(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为清楚的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也可以较为清楚的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