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玉米植物(2n=20)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一定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还要加入琼脂和蔗糖等 |
B.②的分化程度比①低,全能性比①高 |
C.若①是花药,则④是单倍体植株,将④的种子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纯合子 |
D.若将②在摇床上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可以获得细胞质丰富、液泡小而细胞核大的胚性细胞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所固定的能量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
B.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
D.甲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阶段是
A.苔藓阶段 | B.草本阶段 | C.灌木阶段 | D.森林阶段 |
下列各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AB C D
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 B.记忆细胞 |
C.效应T细胞 | D.效应B细胞(浆细胞) |
下列关于神经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 |
B.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
C.在突触小体中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
D.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