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 |
| C.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Mg2+ |
| D.图2中A点,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能量供应的限制 |
右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
|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
|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
|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
根据相关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 A |
在2 mL蛋清稀释液中先加0.1 g/mL NaOH溶液1 mL,摇匀后,再加0.01 g/mL CuSO4溶液4滴,摇匀 |
溶液呈紫色 |
| B |
用高温处理后冷却的过氧化氢酶溶液与过氧化氢混合 |
产生大量气泡 |
| C |
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过滤 |
滤液呈深绿色 |
| D |
洋葱根尖经解离、漂洗后,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
细胞质呈紫色 |
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
|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 |
|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 |
|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乙低 |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O2消耗量,2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CO2释放量 |
| B.1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右移动,2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左移动 |
| C.若1号装置液滴不移动,2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
| D.若1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2号装置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
RuBP羧化酶催化C5与CO2结合生成C3。将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右图所示的结果。据图作出的推测不合理是
| A.A→B,叶肉细胞吸收CO2速率增加 |
| B.B→C,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 C.A→B,暗(碳)反应消耗ATP的速率增加 |
| D.B→C,RuBP羧化酶量限制了光合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