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上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所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声道谢。
老人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用曲线画出老人所讲的使两个孩子开始新的追求的话。
(2)用直线画出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3)给第一段选择一种恰当的段意,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①两个孩子都有不幸的命运:一个耳聋了,一个眼瞎了。(   )
②两个孩子的理想破灭了。他们感到失望,埋怨命运的不公。(   )
③两个孩子都非常伤心,痛哭流涕。(   )
(4)从文中找出带点字的近义词,写下来。
避免(      )    专心(    )
(5)细读文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括号内。
两个孩子的理想分别是(        )和(         ),结果想当(       )家的突然(        );想当(      )家的突然(      )。
在一位老人的鼓励下,经过新的追求,(         )的孩子成了(           ),(         )的孩子成了(        )。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文品读。
端午节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你们知道“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本是“端五”。“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五”。到了唐代,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同音字“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节”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夫,楚王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汨(mì)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竞相划船前去搭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便成了端午节的习俗了。
1.读了短文,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的意思,以及端午节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用简要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赏析。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从哪里可以看出匦面上的人都非常小?用“”画出来。
2.为下面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
( )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美文品读。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毕昇(1004~1084)是北宋刻字工人。他用活字印刷术代替了雕版印刷,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印刷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使印刷术得到了改进。13世纪以后,活字印刷术传到日本和朝鲜,后来又传到了欧洲。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我知道_________是_________发明的。
2.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赏析。
这座桥不但( ),而且(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 )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在□里填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思考,本段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文起_________作用。本段文字主要写出了赵州桥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描绘了几种图案,用“_________”画出,并在句前添加序号。
5.请你用文中的关联词“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文品读。
相传,天上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打起仗来,共工战不胜祝融,怒触周山,使天柱折断,还砸了个窟窿,火烧不止,洪水不息,恶兽横行,给人类带来了一场灾难。女娲看到人间无端遭此浩劫,便带领人类战胜灾难,炼五色石亲自将天补起来,又斩断巨鳌的四足做天柱,把天撑住,人们才重新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1.这个神话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天破之后的情景。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