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我想大概肯定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 )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因果关系,前句讲原因,后句讲结果。( )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的怀念。 ( )
判断对错。
1.网络是万能的,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上网聊天。 ( )
2.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购物、求助等,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
3.“网上呼救”中的苏珊是和桑恩开玩笑的,这只是一个恶作剧。 ()
4.文中“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和“天涯若比邻”都是运用了引用手法。 ()
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树支( )桥粱( )洗燥( )抓耳铙腮( )
溟目( )避署( )疲倦( )伸头缩项( )
火眼金睛,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在正确的后面打“√”。
1.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
2.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
3.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曹操生性多疑。 ( )
4.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
火眼金睛,判断正误。
1.“秦国理屈”中的“理屈”的意思是应当屈服。 ( )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反问句。 ( )
3.“渑池会”上秦王只得放赵王回去,是因为蔺相如大智大勇,秦王惧怕他。( )
4.“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 )
多音字辨析,正确的打“√”。
1.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dà dài)夫。
2.在蔺相如的强(qiáng qiǎng)烈要求下,秦王只好勉强(qiáng qiǎng)敲了一下缶。
3.赵王正在为(wéi wèi)难的时候,有人为(wéi wèi)他推荐了一个人——蔺相如。
4.“将(jiāng jiàng)相(xiàng xiāng)和(hé hè)”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