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制品上镀一层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
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
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
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
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水泥的原料是大理石、纯碱、石英,其组成一般为Na2O·CaO·6SiO2 |
B.Si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 SiO+2H2↑ |
C.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CO2 |
D.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 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25% |
综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和装置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Fe2+ |
B.装置I和装置II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 |
C.装置I和装置II中Fe电极的腐蚀速度为前者大于后者 |
D.放电过程中,装置I左侧烧杯和装置II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采用电解法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的工艺流程。该方法对H2S的吸收率达99%以上,并可制取H2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
B.电解时选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区反应主要为:2Cl--2e-= Cl2 |
C.电解过程中若阴极产生2.24L气体,则阳极区产生0.2mol Fe3+ |
D.实验室可用点燃充分燃烧的方法消除H2S污染 |
下列有关能量的描述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 1/2 O2(g) = H2O(l);ΔH= -258.8 kJ •mol-1 |
B.化学上把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称为中和热。中和热可以用量热计直接测量 |
C.已知C(石墨) +O2(g) = CO2(g) ΔH="-393.5" kJ •mol-1; CO(g) + 1/2 O2(g) = CO2(g) ΔH="-283.0" kJ •mol-1 则C(石墨)+1/2O2 (g)="CO(g)" ΔH="-110.5" kJ •mol-1 |
D.关于“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可以理解为“一个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