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不同点是
A.卢梭批判封建专制而黄宗羲主张维护君主专制 |
B.卢梭提出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但黄宗羲没有提出此框架 |
C.卢梭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而黄宗羲主张重农抑商 |
D.卢梭主张人民民主而黄宗羲主张君权至上 |
《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该法律
A.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B.主要是维护平民的利益 |
C.以调节经济纠纷为主要内容 | D.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 |
……洋务运动不过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而己”对该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该段材料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
B.该段材料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
C.该段材料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
D.该段材料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1980年1月下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安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安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民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包产到户到底姓“资”姓“社”的问题,大部分人对安徽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A.农村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 | 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 |
C.改革开放政策没有正式确立 | D.“左”的思想在当时仍有影响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反应”的是
①《海国图志》②辛亥革命③洋务运动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