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年代 |
道、路、省 |
州数 |
郡国数 |
县、邑、道、侯国等 |
户数(万) |
西汉平帝(1—5) |
— |
13 |
103 |
1587 |
1223 |
唐贞观十三年(639) |
10道 |
358 |
— |
1551 |
缺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道 |
— |
328 |
1573 |
841.3 |
宋开宝(968—975)末 |
— |
297 |
— |
1086 |
309 |
宋宣和四年(1122) |
26路 |
288 |
— |
1234 |
—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
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代表着一种空前重视“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美术倾向。下面四幅作品中,与《格尔尼卡》属于同一艺术流派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