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主要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 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 |
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 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情绪 |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泽东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涵义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 B.重点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持其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
C.外国资本不动 |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A.1982年 | B.1984年 | C.1987年 | D.199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