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
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
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
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
在农村由改革成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 )
①管理体制改革
②所有制形式改革
③分配制度改革
④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其根源是( )
A.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 |
B.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 |
C.农民商品意识强 |
D.我国公有制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
下列这组图片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内容是:( )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C.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D.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 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 850万户,从业人员5 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 349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
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