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年—1904年 |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 A.谭嗣同 | B.林则徐 | C.李鸿章 | D.陈独秀 |
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
|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有关的信息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 C.毛泽东思想诞生 | D.中国共产党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