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中国19世纪茶叶销售情况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836—1838年年平均
1894年
内销
165
171
外销
50
215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列强对华倾销加剧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下列言论与之相符的是()

A.“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B.“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
C.“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面图表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全国人口(丁)
官员
官民之比
西汉
5959万
7500人
1:7945
唐高宗时
5238万
13465人
1:3927
元成宗时
5816万
22500人
l:2613
清康熙时
2459万
27000人
l: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资料记载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全国总人口的逐渐增长
C.科举取士的比例大大提高
D.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强化

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汉武帝这一做法表明()
① 当时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②土地兼并现象引起了统治阶层的关注
③统治者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④当时可能已经出现自耕小农衰退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下列对这段论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失去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地方政府地位下降
C.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压制,致使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的推进
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