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
|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
|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
|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
下图反映的是2005年1
1月7日,在俄罗斯的莫斯科近万人参加了为纪念俄国历史
上一次重要的革命爆发88周年的游行和集会活动。他们手举“11月7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等标语,高呼“继续革命”等口号。游行集会者纪念的这场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 A.1871年11月7日 |
| B.1917年11月7日 |
| C.1918年11月7日 |
| D.1919年11月7日 |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工 人运动的兴起 |
B.全世界无产阶级已实现大联合 |
|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D.巴黎公社的建立有了理论指导 |
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的是:
|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B.法国空想社会社会主义 |
| C.德国古典哲学 | D.美国三权分立学说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某中学进行“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堂探究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A.场景一:原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个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 |
| B.场景二:原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个外邦人。 案由:追讨欠款 |
C. 场景三:原告,一个奴隶; 被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
| D.场景四:原告,一个罗马帝国的自由民;被告,一个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 | B.《罗马公民法》 | C.《万民法》 | D.《民法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