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 )
| A.秦朝设立太尉 | B.宋朝设立三司使 |
| C.元朝设立中书省 | D.清朝设立军机处 |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请将下列书法作品按正确的字体排列()
| A.行书、草书、篆书、楷书 | B.行书、隶书、篆书、楷书 |
| C.隶书、篆书、草书、楷书 | D.隶书、篆书、草书、行书 |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泥活字——转轮排字盘——金属活字 |
| B.雕版印刷——泥活字——金属活字——转轮排字盘 |
| C.雕版印刷——金属活字——泥活字——转轮排字盘 |
| D.雕版印刷——转轮排字盘——泥活字——金属活字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是()
| A.佛教、道教、墨家 | B.道教、墨家、儒家 |
| C.佛教、儒家、墨家 | D.佛教、道教、儒家 |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是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神与百姓的授予 |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权进行神化 |
|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