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54年在江苏丹徒出土的青铜器簋,内有铭文120余字,记述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此文物可用于研究
A.甲骨文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
A.“人伦者,天理也” | B.“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
C.“先有理而后有气” | D.“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
《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 B.法学 | C.道学 | D.理学 |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
A.儒家 | B.法家 | C.墨家 | D.道家 |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 B.董仲舒 | C.李贽 | D.王夫之 |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C.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D.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