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著作,从此书中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A.曲辕犁等农具的应用技术 |
B.粟、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栽培方法 |
C.按地力、节气播种的方法 |
D.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使用方法 |
2013年1月6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认为,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材料中尼克松“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的做法
A.宣告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 |
B.助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
C.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
D.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
有学者指出,我国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
A.提出“一边倒”方针 |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
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强世功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无疑是第二次建国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
B.经济特区的建立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共和国宪法 |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
1917年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在《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报道中写道:“美克齐美党(过激党)占据都城”,“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倒科伦斯基政府”等。此报道
A.见证了二月革命的胜利 |
B.说明了沙皇政府被推翻 |
C.说明了十月革命的成功 |
D.赞扬了十月革命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