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唐代,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的一切政府法律,必须事先由政事堂(宰相集体开会的场
所)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中书门下之印”下发。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B.君权相权相互制约
C.皇权的不断加强 D.相权的分割牵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
B.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列宁领导苏俄时期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高调宣称“战略东移”,霸权形象展露无余。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19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取最大利益
B.依靠掌握国际金融、贸易体系获取最大利益
C.依靠出口贸易获取最大的利益
D.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利益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著作,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是指

A.民族独立富强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学习西方近代产业 D.实现政治上民主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风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A.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资本主义的产生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维持原有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
B.构建全新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条件
C.全新的社会秩序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
D.全新的社会秩序是权力而非义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