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会议上孤立中国,但经过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使它自己陷于孤立。会议开始时,中美双方的关系是十分紧张、尖锐对立的,经过这次会议.则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材料反映的事件应是
| A.日内瓦会议 | B.亚非会议 |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尼克松访华 |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 A.晚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
|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以上言论应出自()
| A.洋务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民族资本家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扩张 |
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局限是()
| A.一心“曲全邻好”,不敢轻言战事 |
| B.“中体西用”限制了西风东渐向政治领域的扩展 |
| C.没有通过长期努力,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
| D.热衷于“以夷制夷”,缺乏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大目光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 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
|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 D.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