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
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
|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
|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
|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
|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
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 B.武昌起义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
|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
|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
|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
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一致的地方。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 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
|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
| C.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
| D.都是从未实施的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