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 ( )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
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限制 |
C.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
D.江南经济的繁荣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据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该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钢 产量 |
原煤 产量 |
发电量 |
机床 产量 |
食品 加工 |
纺织 |
粮食 产量 |
棉花 产量 |
|
年增 长率 |
60% |
19.70% |
35.20% |
354% |
8.70% |
7.50% |
3.70% |
4.70% |
A、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B、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
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