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同时还是文学家、艺术家。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 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
| 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
|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
|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
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属于
| A.现代主义 | B.印象主义 | C.现实主义 | D.浪漫主义 |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右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
|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
|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
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权利法案》颁布时 | 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 |
| C.十月革命成功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
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 | 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 |
| B. | 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
| C. | 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
| D. | 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