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的话“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肯定了汤和武的伟大功绩,请问指的是谁?他创新并建立什么政治制度,巩固了自己统治?(4分)
(2)商鞅总结历史教训,针对武的政治制度不足,在秦国建立了怎样的地方行政机构,来维护国家的稳定?
(3)汤武不循古而王,商鞅变法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材料一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它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利?
(2)材料二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
(3)材料一、材料二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恩格斯
(1)文中提到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这场“变革”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在哪一个国家首先兴起?
(3)在这场“变革”中被称为先驱的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试举出这场“变革”在绘画、文学方面的巨人各一人?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面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2)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A出土于遗址;图B出土于遗址。
(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3)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