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图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 B.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
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 D.西欧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 |
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
参战国 (个) |
卷入人口 (亿) |
参战人员 (亿) |
伤亡人员 (亿) |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 |
15 |
0.7 |
0.3 |
1805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 |
20 |
1.1 |
1.9 |
40000 |
A.战后世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战争是残酷野蛮的,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C.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战争爆发 | 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
C.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 D.英法对德宣战 |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
A.《凡尔赛和约》 | B.《慕尼黑协定》 |
C.《联合国家宣言》 | D.《欧洲联盟条约》 |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应是
A.牛顿 | B.爱迪生 |
C.达尔文 | D.爱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