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谈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材料一 “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
材料三
请回答:(7分)
(1)毛泽东作出材料一中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之前,他在湘赣边界领导了哪一次武装起义?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你感触最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继承毛泽东同志的哪些优良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这种变化,各诸侯国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建立名田制,从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公元前230年,正式启动统一战争,秦军势如破竹,仅用十年时间攻灭六国,统一全国。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等整编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
A.商鞅变法通过法律手段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
B.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
C.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美国不仅引进英国的机器,而且不断地改进和发明新的机器。这是美国工业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美国较早实行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1790—1800年,正式注册的发明专利有276项,1850—1860年达到2.52万项。除了一些机械发明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轧棉机的发明人惠特尼还发明了滑膛枪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此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得到推广,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大大推动了美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推动工业革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材料三:2015年和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迅速增至2022年的60%以上,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整编
(4)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加快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并指出实施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就。
【社会的变迁】
重要事件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改变着社会的诸多方面。下表中三个图例折射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重要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选取其中两个图例,自拟标题,运用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能源科技与创新】
材料一:17、18世纪,热力学发展起来。瓦特研读了有关热力学书籍,站在先驱者肩膀上,终于改进出新的蒸汽机,从而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带来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蒸汽机不仅代表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更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结果,能源科技进一步发展。电磁学理论的建立,推动发电机的诞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热力学的成熟使蒸汽机日益完善,并促成内燃机的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三: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设法节约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能源危机。在21世纪能源战略中,中国不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在世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贡献了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科技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提出应对当今能源危机的合理化建议。
【青年与时代】
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多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一百多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一百多年。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有责任与担当的行动表现。
(2)结合所学,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到延安去”的原因。
(3)列举当代青年在接续奋斗、强我中华中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船舶与中国制造】
材料一:战国时期,造船技术有较大进步。船的种类很多,有运输船、战船等。图是战国铜壶壶身刻有的水陆攻战图案。从图中看出,那时的人们已用长桨划船。
——摘编自杨槱《帆船史》
材料二:宋元时期,中国商船遍布东南亚和印度洋各港口。1974年,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海船。据考证,该船船体剖面里V字形,航行速度快,抗风浪能力强。一位西方学者写道,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相南针、船尾舵等导航和连船技术,哥伦布不可能远航到美洲。
——摘编自何国卫《中国木帆船》
材料三:1982-2020年中国造船业成就一览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写出从中获取的战国时期关于船舶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造船、航海技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造船业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