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2分)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丝绸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比中英《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0世纪末,在圆明园被毁100多年以后,社会各界曾围绕是否应该修复圆明园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有人主张为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而保持现状;有人主张按原样修复再现园林旷世之美。你的主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回答下列问题:
(1)明长城的修筑起了什么作用?
(2)历史上各朝代不断修缮长城,但清朝康熙皇帝却说“修筑长城,实属无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元朝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你从中能得到什么体会和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