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实现了工业化,使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随着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苏联领导人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都未能从僵化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根本问题着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这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试评述苏联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自平板电视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不平凡的“人生”。自2005年至今,平板电视的价格已经降了90%,从10万元降至了1万元。2009年春节前,索尼、松下、夏普、三洋、东芝等八大平板电视品牌悄悄形成“降价联盟”,在春节期间集体降价,并由此引发了国内第三次由外资品牌引爆的平板电视价格战。“五一”黄金周期问,37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降至1万元左右,4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价格降至7500元左右。
结合材料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平板电视价格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说明价格战对企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由1985年的l:2.57到2004年扩大为l:3.23;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2000年为2.63倍,2003年升至3.98倍,2004年则扩大到4.25倍(其中不包括工资外福利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最高达10.7倍。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逼近O.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2)上述问题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农民王某,一家五口人,1976年全家收入300元左右,住两间土屋,从生产队分得的口粮仅够吃十个月,家中值钱的大件只有一台收音机。2006年,他全家年收入10万元左右,其中王某通过承包土地种植粮食,联产计酬得到5000元,王某的妻子在马路边开了小店一年能赚7000元,王某的儿子在国营企业上班每月工资、奖金、津贴2800,王某的女儿是某私营企业的技术人员每月收入4000元,王某的老母亲把土屋翻修了后出租每月收入300元。现在王某家中盖了一座三层小楼,装了电话,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请回答:
(1)王某一家的家庭消费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是什么原因使王某一家的家庭消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2)在当前情况下,王某一家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3)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面的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2009年9月21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建议,以欧洲联盟为模式,合力构建东亚共同体;28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上海会见了日本外相冈田克也。杨洁篪表示,中方将继续以开放的态度同各方一道推进东亚合作。冈田克也表示,日中两国相互需要。在当前亚洲形势发展变化情况下,日中两国有必要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战略互惠关系,共同建设日中关系的未来。
材料二:2009年7月5日,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一起典型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事件。这起事件受到了“疆独”分子和西方反华势力的干扰。日本政府允许疆独分子热比娅到访,为其在日本歪曲真相、分裂中国提供了方便。对此,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许多国家纷纷表态支持中国的立场。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所持态度的依据。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依据。(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