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答题。 (共11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谒:拜谒。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选出下面句中画线字意思有误的一项(   )

A.沿溯阻。 绝:消失 B.王命急宣。 或:有时
C.不以也。 疾:快 D.然十二峰者不可见。悉:全、都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乙文作者用对比手法突出巫山神女峰的纤丽奇峭,尤其是晴天丽日,更显奇幻多姿。
D.甲文郦道元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重点突现三峡不同季节的水之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渔人甚之 ()阡陌交通 ()
余人各复至其家()水涩()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异渔人甚异无丝竹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便船屋俨然
C.会当凌顶夜久语声
D.神情与苏黄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把语段(一)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遂缘小溪,益出山左。
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金华戴元礼,国初①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溢户,酬应不闲。戴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②,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视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③之去。戴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戴求得其书乃餳④字耳戴急为正之。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①国初:指明朝初年。 ②麾:指挥,这里指挥手。③餳:通“糖”。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退而之( )(2)按方发( )
(3)往视焉()(4) 迎求户()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停顿处用“/”隔开。
戴 求 得 其 书 乃 餳 字 耳 戴 急 为 正 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戴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大奇之,后常称说。
【注释】①太守:州郡的长官。 ②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③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嫡弟。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④遗:wèi,送给。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术令人出橘之()(2)是橘,欲怀而遗母()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限断两处)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请评价"陆绩怀橘"的行为。

阅读课内两则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太丘舍()(2)去后至()
(3)学而时习之,不亦乎()(4)与朋友交而不乎()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与人期行,相委去人不知不愠
B.友人惭,下车引学而时习
C.可为师矣幸甚至哉,歌咏志。
D.人谋而不忠乎可以师矣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戴 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②.郑玄:人名。③.范宣:人名。④.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⑤.动心:打动人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铸佛像及雕刻()②.潜坐帷中,密听众论()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