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高铁时代”已到来
王瑞良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 ,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 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 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 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 ,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一广州”动车纽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 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 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 ,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 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 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是武汉到广州的高铁客运专线。
B.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旨在减少废气 排放,节约石油 资源。
C.⑦至⑨三段分别从速度 安全 舒适度三方面说明高速铁路的特别要求。
D.为了防止高速列车行进在弯道时造成脱轨事故,在路轨的设计上采取了尽量提高PQ值的技术措施。

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
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高铁现已修到我们家乡,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至少答出两点)(2 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读者与作者的争辩就像搏斗。我们极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

材料二:阅读像睡眠。睡眠中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也有睡眠的效果,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能看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看得清智者额头的皱纹,触得到勇士鲜血淋漓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薄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1)好的插图能恰当诠释文段内容。请从以上两幅插图中任选一幅,说一说它如何与文段内容相契合。

(2)你认为阅读除了像搏斗、像睡眠,还可以像什么?请以“我认为阅读像……”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画说“初心”】

(1)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图一“解说”中“  ”改成“  

②图二“解说”中“  ”改成“  

【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

近的那颗心。

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

B.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C.加点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D.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

(3)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患者自述】

我患高血压已经30多年,或许是“久病成医”的缘故,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喜欢“指挥”医生开处方,回到家里不看说明书,任意搭配使用药品或者随意加减药品剂量。听人说,服用利尿剂能降低血压,于是我长期服用可乐定加上利尿剂,并且还服用了硝本地缓释片、卡托普利片、替米沙坦胶囊等,而且剂量很大。谁知有一天,我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晕倒在地。幸亏当时身边有人,我被及时送到医院。后来CT显示,患有脑梗塞。原来是由于没有按照说明书规定,有药剂量过大、品种过多,以致血压过低造成的。

【医生建议】

“药能治病也能致命”,关键在于是否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不安全用药的危险性。

其实,阅读药品说明书是帮助患者认识和了解药品的重要途径。一些人在服药前不看或看不懂药品说明书,给安全用药带来了隐患。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服用前都应该先看明白说明书。尤其是非处方药,人们自行购买使用,并没有医生的指导,而药品说明书提供了指导用药最重要的信息。通过它可以了解药品的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按照说明书用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缓解一些常见病症的目的。

【专家提醒】

药品说明书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真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应的药品使用说明文件,一个字、一个符号都不能擅自改动。

任何人使用使用药品都必须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出现医疗纠纷的时候,药品说明书是打官司的依据。

据调查,不读药品说明书是造成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些患者不读说明书,按照以往的习惯用药;有些患者服药受到亲戚朋友的影响,听亲戚朋友推荐用药;还有一些人不看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随意增药或减药,稍有好转就停药或频繁更换药品。这些行为都有潜在风险。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养成服药前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

【漫画天地】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围绕“吃药不能自作主张”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漫画天地】的三幅图,揭示了某些药品说明书存在哪些问题?

(2)你参加学校所在社区召开的“医疗与健康”座谈会。会上阿姨说:“吃药还得看说明书,太麻烦了。比如那些不用处方就能买得常用药,凭经验吃就没问题。”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你要向刘阿姨及在场的居民宣传阅读药品说明书的重要性,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围绕话题,从以上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100﹣150字。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题目。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怎样跟父亲提这样的事情。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天就搬过去。”

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灯光下的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

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非常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佳作欣赏课上,晓琦同学饱含深情的朗读了《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引得在场的同学纷纷落泪。

(1)文中画线句“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朴实的话语表现了父亲此时复杂的心情。请用第一人称,以父亲的口吻描写当时的心理活动。

(2)这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体现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写作提示:①赏析时请避开文中画线句;

②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重要的一手

一位大作家的弟弟,想学习哥哥写作的窍门。哥哥让他一同出海钓鱼。

钓了好多天的鱼,弟弟烦了,问哥哥:“你不是要教我写小说吗?可你一点都没有教。”

“那现在开始教吧。我问你,你钓鱼的时候,什么时候最激动?”

“钓到大鱼时。”

哥哥摇头说:“我的意思是,你钓到大鱼的整个过程中,哪一会儿最让你激动?”

弟弟仔细回忆着。

哥哥启发他:“你想想,是鱼猛地一咬钩子的时候,是往上拽的时候,还是把它装到网里,它乱跳乱蹦的时候?”

弟弟想着,说:“当它咬到钩子,鱼线猛地绷紧。就在绷紧的那条线上,一溜水珠往下掉的时候,我最激动。”

哥哥微笑着说:“你懂得怎样写作了。你就写最让你激动的那一溜水珠,写好写细,那是最扣动心弦的一刻,抓住它,其余的也就好办了。”

弟弟后来回忆说:“哥哥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一手……”

(1)文中弟弟学到的“最重要的一手”指的是什么?

(2)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写作”为话题展开了讨论。

小宇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留心,多观察,写作时才有话可说。”

小雯说:“在我看来,平时多读书,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

小欢说:“关键是要有真情实感,把心里想的自然而然地写出来,就是好文章。”

小玥说:“我觉得写文章要有细节,如果写钓鱼,就把那‘一溜水珠’写细了,这样的文章肯定精彩。”

小灵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

请从以上对话中选择你最认可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