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的中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不少同学受到父母等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风雨无阻的接送,嘘寒问暖的关怀!有些同学面对这种关心欣然接受,乐在其中;有的却苦恼不堪,如芒刺在背。于此同时,那些得不到这种关爱的同学,有的因无人呵护而倍感失落,苦闷不已;有的却颇为享受“自由”的快乐,无拘无束。
针对以上同学的种种反应,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2)不少于7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近,网络上概括了7句“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3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①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说了你也不懂。
要求:
(1)描述一幅说这句话时的生活画面。
(2)必须有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儒家在关于人的本性方面有两个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告子却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
你对以上观点有何体验和见解?请自选其中的一个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对父母给自己女儿的婚姻祝词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对于这样的说法,有人认为很有道理,也有人不以为然……
对此,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一诗的最后一段,将征人来时风光与归时景象做了对比描写,情景交融,被推为千古名句。
请描写诗中征人归家时的情景。
要求:(1)符合原诗诗意,用情景交融手法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2)使用第一人称和比喻修辞手法。
(3)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