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分权制 | D.总统制 |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主要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
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关于影视艺术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初的电影是无声的 | B.美国的好莱坞是著名电视生产基地 |
C.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天津 | D.1896年第一座电影院在纽约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