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史书记载:“人尝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此材料讲述的是

A.唐代三省六部制 B.宋代参加政事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军机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训斥太子与儒生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的“自有制度”实质是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已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