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方案决定“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武汉会战 |
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 | 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
C.丞相中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 | 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 |
诗词所反映近代民主革命的时代特点,最确切地说应是 ( )
A.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 B.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
C.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 )
A.15世纪 | B.16世纪 | C.17世纪 | D.18世纪 |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这个声明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中苏关系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A.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方向调整 |
B.对抗了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
C.中国的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考虑 |
D.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坚持拒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 |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 )
A.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 B.接受苏俄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武装 |
C.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赢得民族独立 |